自南朝始,皇宮的叫法有了新的名稱,稱禁城或紫禁,如顏延年《拜陵廟作詩》詩云:“夙御嚴(yán)清制,朝駕守禁城。”顯然禁城源于禁中之稱,指的是皇宮。將禁城與紫宮連用稱為紫禁,亦始于南朝,謝莊《宋孝武賢貴妃誄》曰:“掩彩瑤光,收華紫禁。”到唐代時(shí),“紫禁”在詩中被廣泛提及,如初唐駱賓王《疇昔篇》詩中有“紫禁終難叫,朱門不易排”,賈至《早朝大明宮》詩云:“銀燭朝天紫陌長,禁城春色曉蒼蒼。”晚唐白居易《初出城留別》詩中亦有“朝從紫禁歸,暮出青門去”。 “紫禁”成為皇宮的代稱,只是在詩人的詩句中流行。并沒得到官方的認(rèn)可。自宋代始,宮城的官方叫法為大內(nèi),大概是由于都城的形制在這一時(shí)期有所變化導(dǎo)致的。都城由三重城郭組成即外城、皇城和宮城,宮城居內(nèi),皇城次之,外城居外,故稱宮城為大內(nèi)。《宋史·志第一六》記:“[淳熙]三年九月,大內(nèi)射殿災(zāi),延及東宮門。”元大都承襲宋都汴梁之制建三重城郭,仍稱宮城為大內(nèi),《元史·文宗紀(jì)一》記:“[致和元年八月]丁巳,帝至京師,入居大內(nèi)。” 明初,鄧雅寫了一首《寄張助教美和》25詩,詩中出現(xiàn)了“紫禁城”一詞:
圣主無為萬國清,先生歸隱一身輕。 寵榮百世留宸翰,辛苦平生在圣經(jīng)。 閉戶日長恒著述,杖藜身老尚逢迎。 吟看碧嶂清江雨,夢繞紅樓紫禁城。
鄧雅是元末明初人,洪武十五年[1382年]郡中征聘賢才,鄧雅懇辭不允,仍被送入都城朝見,后始得請歸養(yǎng)老。故詩中所說之紫禁城,指的是朱元璋推翻元統(tǒng)治后定都于南京時(shí)所建之皇宮。 皇甫,字子安,長洲人,嘉靖十一年[1532年]進(jìn)士,著有《皇甫少元集》26,其中《報(bào)章無勤延佇》詩云: 閑郊春色敞晴扉,紫禁城陰郁翠微。 疏柳入江吟望騁,新云覆野客情依。 天邊數(shù)送歸鴻翼,湖上平看落日暉。 莫為浮名恨留滯,且將心賞寄芳菲。 --------------------------------------------------------------------------------
25.[元]鄧雅:《玉笥集》卷七,《欽定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臺(tái)北商務(wù)印書館影印,1986年。 26.[明]皇甫涍:《皇甫少元集》卷十,《欽定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臺(tái)北商務(wù)印書館影印,1986年。
明代自永樂十九年[1421年]元旦遷都北京,詩中所說之“紫禁城”,指的是北京城的皇宮。謝榛,年少時(shí)即能作樂府商調(diào),廣為流行于少年之間。后與李攀龍、王世貞輩結(jié)詩社,游道日廣,大河南北皆稱秦榛先生,病逝于萬歷初年,著有《四溟集》27,集中“雪中劉稽勛體干宅賦此志別”詩有“陰接黃云塞,春歸紫禁城”句。萬歷時(shí)的太監(jiān)劉若愚所著《酌中志》中,亦把皇宮稱為紫禁城:“紫禁城外向南第一重曰承天之門。……南二重曰端門,三重曰午門。魏闕兩分,曰左掖門、曰右掖門。轉(zhuǎn)而向東曰東華門,向西曰西華門,向北曰玄武門。此內(nèi)圍之八門也。” 可見從明初至萬歷時(shí)期,皇宮稱紫禁城已是當(dāng)時(shí)社會(huì)上很流行的叫法了。 明代官方稱皇宮為紫禁城要晚得多,始于明萬歷時(shí)期。據(jù)李燮平的考證,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另筑新宮城于舊城之東,并將洪武六年[1373年]修筑的南京內(nèi)城改為宮城的外禁垣,皇城的范圍比以前擴(kuò)大了許多,于是宮城與外禁垣一起統(tǒng)稱為“皇城”。永樂遷都北京后,仿南京宮城建北京宮城,仍按南京宮城的叫法以皇城稱之。從官方編撰的書籍看,直到景泰朝時(shí)仍稱皇城,《寰宇通志》云:“城之中為皇城,宮闕壯九重之固,市朝從萬國之瞻。”天順朝《大明一統(tǒng)志》亦稱:“皇城在京城之中,宮殿森嚴(yán),樓闕壯麗,邃九重之正位,邁往古之宏規(guī)。”到萬歷朝時(shí)官方所修《大明會(huì)典》中,才把宮城始稱為紫禁城,外禁垣稱為皇城:“皇城起大明門,長安左、右門,歷東安、西安、北安三門。周圍三千二百二十五丈九尺四寸。內(nèi)紫禁城起午門,歷東華、西華、玄武三門。南北各二百三十六丈二尺。東西各三百二丈九尺五寸。”28從此紫禁城名,已得到官方的肯定而成為皇宮的專用名稱,直至清朝入主中原,定鼎北京,仍沿襲這一稱呼。 --------------------------------------------------------------------------------
27.[明]謝榛:《四溟集》卷七,《欽定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臺(tái)北商務(wù)印書館影印,1986年。 28.李燮平:《明代北京都城營建叢考》第104頁,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