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0日,為了增強大學生文化教育建設,向學子普及中國傳統(tǒng)文化知識,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華夏遺韻——中原古代音樂文物展”和“千年敦煌——敦煌壁畫藝術精品高校巡展”在北大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開幕,當晚舉行了,“2016寰宇清輝·古韻今聲”中秋夜活動。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王恩哥,北京大學副校長李巖松,北京大學校長助理王博,河南博物院院長田凱,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女士,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理事長楊秀清、副理事長紀新民,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杭侃等參加了開幕式和晚上的活動。
數(shù)字化——千年敦煌不再遙遠
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內
觀眾觀看敦煌經(jīng)卷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jīng)》 南齊建武四年(497年)
左為莫高窟第45窟 佛龕 盛唐 高清數(shù)碼打印
展覽現(xiàn)場
敦煌是古代絲綢之路由中原通向西域的咽喉之地,是古代中西方文化匯聚、碰撞、交融的重要場所。位于絲綢之路上的敦煌莫高窟,是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佛教石窟寺,是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內容最豐富、藝術最精美的佛教藝術遺址。為了保護莫高窟,每一洞窟都大門緊閉,且只能用手電在內部觀看洞窟,極大地影響地影響觀者的視線,很難看清細節(jié)或全貌。并且由于石窟是不可移動的文化遺產(chǎn),又距離北京遠達兩千多公里,怎樣更好更方便的展現(xiàn)敦煌藝術成了很多學者研究的方向。“千年敦煌——敦煌壁畫藝術精品高校巡展”則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將其進行數(shù)字化處理,高保真地再現(xiàn)了敦煌石窟藝術的信息,真實地再現(xiàn)了敦煌藝術的神韻。
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先生接受藝術中國記者專訪
舞樂圖 榆林窟第25窟 南壁 中唐
西壁北側文殊變 榆林窟第25窟
展覽現(xiàn)場
本次展覽由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敦煌研究院、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主辦。巡展已走過人民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的“敦煌壁畫藝術精品高校巡展”,本次首度走入北大,將于2016年10月18日閉幕。本次展覽以現(xiàn)代數(shù)字技術復制的方式還原了40余幅敦煌壁畫藝術作品。這一數(shù)字化項目是由樊錦詩先生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提出的,經(jīng)過二十多年的努力,敦煌石窟的數(shù)字化已經(jīng)完成了120多窟。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先生在接受藝術中國記者專訪時談到:“敦煌壁畫的內容很豐富,籠統(tǒng)說是佛教藝術文化,而仔細看其中有很多藝術形式,如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等等,畫中還有很多人間社會的風情民俗。但這些洞窟藝術無法移動,不能拿出在其它地方展示。而數(shù)字化經(jīng)過二十多年的試驗,可以用軟件調整顏色,形也可以調整,可以放大和縮小,很方便展示,展覽地點不受限制,能夠擴大展覽的廣度和影響力,能夠為普及文化教育添磚加瓦。”
敦煌研究院王旭東院長
觀眾在作品前欣賞
展覽現(xiàn)場
展覽現(xiàn)場
敦煌石窟藝術通過本次展覽走進了北大校園,廣大學子可以通過這次展覽,近距離欣賞敦煌壁畫藝術精品,并可以現(xiàn)場學習臨摹古代繪畫技法,從藝術的角度感受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敦煌研究院王旭東院長提到:“今天把敦煌的藝術以一種展覽的形式送到北京大學來,能讓北大學子能夠看到他們的前輩為什么能把一生奉獻給一塊承載著人類文化遺產(chǎn)的荒涼土地。”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紀新民則在發(fā)言中指出:“本次展覽展出了以高保真數(shù)字化技術呈現(xiàn)的敦煌壁畫,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科技的深度融合,而且完全完整的保留了敦煌石窟的藝術信息,真實的再現(xiàn)了敦煌藝術的神韻,廣大學子不出學校就能學習千里之外的敦煌藝術,既陶冶情操提升人文素養(yǎng),啟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又培養(yǎng)了學子自覺擔負中華人文文脈,發(fā)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的使命和責任。”
音樂文物——“禮非樂不行,樂非禮不舉”
骨笛 新石器時代裴李崗文化(距今8700-6800年)
石排簫 春秋晚期 河南淅川縣下寺3號墓出土
尖底紅陶鼓 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距今6800-4800年)
音樂是一種隨演唱、演奏立即消逝的“時間藝術”。在缺少存儲手段的古代,雖然無法留下當時的真實聲響,但仍留下了眾多足以展現(xiàn)中國古代音樂面貌的音樂文物。由河南博物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主辦,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承辦的“華夏遺韻——中原古代音樂文物展”,展出了一百余件音樂文物,帶觀眾領略了中國古代音樂千古不泯的魅力。展期持續(xù)到2016年12月15日。
蟠螭紋銅甬鐘 春秋 河南新鄭李家樓鄭公大墓出土
青銅鐘各部位名稱示意圖
獸面紋銅編鈴 西周 河南三門峽市虢國墓地2001號墓出土
編磬 戰(zhàn)國 河南陜縣后川2041號墓出土
石磬各部位名稱圖解
編鐘
本次展覽按時間順序,分為“遠古回響——原始社會音樂”、“金聲玉振——夏、商、周三代音樂”、“瑰姿逸音——漢魏音樂”、“盛世風華——隋唐宋音樂”四個單元,分別以“骨笛(中山寨遺址出土)”、“特镈”、“灰陶尊上倒立俑”、“定窯八角獸首響鈴器”等代表文物,勾畫出了中原古代音樂從史前至唐宋一路走來的華彩歷程:距今八千多年前新石器時代裴李崗文化骨笛,仰韶文化的陶塤等史前考古中的音樂文物,見證了遠古祖先觀察生產(chǎn)生活中的聲響;至兩周時期,中原正聲被視為正統(tǒng)的王室音樂之源頭和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主流,以編鐘為主奏樂器的廟堂雅樂,構成了中國獨特的禮樂文化主體;兩漢時期的中原,中國傳統(tǒng)音樂轉入了更為活躍的歌舞伎樂時期,在河南出土的大量陶制明器和漢畫像磚、石中,舞樂百戲的題材占有相當?shù)谋戎兀惶拼魳穭t匯融了各國藝術的精華,唐代墓葬所出大量的彩繪和三彩樂俑,顯示出盛唐樂舞的絢麗多姿與青春朝氣。唐后至宋,宮庭音樂逐漸走向市井,作為娛樂場所的瓦舍、勾欄,遍布北宋之都河南開封。
河南博物院院長田凱接受藝術中國專訪
《宴飲奏樂畫像磚》 東漢 河南新野漢墓出土
樂舞俑 漢代 河南洛陽燒溝23號漢墓出土
灰陶尊上倒立俑 漢代 河南濟源辛莊出土
曲詞“水龍吟”白釉珍珠地瓷枕 北宋 河南三門峽市宋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院長田凱在接受藝術中國專訪時談到了策劃這一展覽的起因:“河南博物院收藏了很多音樂文物,從2000年開始發(fā)現(xiàn)這些音樂文物在展廳陳列得很分散不能集群,公眾無法看到其整體面貌,之后我們開始研究這些音樂文物,工作包括展覽的過程、音樂文物復原的過程,很多老師專家在這一過程中給予了很多幫助和支持,所以才有了今天的音樂文物展和音樂文物演出。音樂文物是音樂文化的物質載體,從中原地區(qū)華夏文明音樂文化的主要形態(tài),可以看到華夏文明中的文化發(fā)展與歷史浮沉的縮影。我們從音樂文物來入手,研究音樂文物制作的過程,樂理以及演奏方式,并且復原了一些古曲。”禮樂文明是傳統(tǒng)文化非常重要的方面,這一展覽走進北大校園,能夠加強學生對于古代音樂文化的認識,更進一步的能加強其對于傳統(tǒng)文明的理解。
朗月清風未名畔 古器古曲中秋夜
兩位主持人在現(xiàn)場
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中心藝術總監(jiān)勾霞
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主任徐天進教授
當晚,“2016寰宇清輝·古韻今聲”中秋夜活動在清風明月下的未名湖畔舉辦,這是由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和藝術中國共同舉辦的第二屆中秋活動,邀請到了河南博物院華夏古樂藝術團以及智化寺音樂團獻上中秋演出,有音樂史和音樂考古的專家從學術角度現(xiàn)場講解現(xiàn)場演出和音樂。本次活動由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中心藝術總監(jiān)勾霞以及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主任徐天進教授共同主持。
祭祀音樂《遠古的回響》 賈湖骨笛與史前陶樂器
《商頌·玄鳥》 殷墟出土 音樂文物銅鐃、陶塤、磬、鼓
《詩經(jīng)·小雅·鹿鳴》 編鐘、編磬、吟誦
中原傳統(tǒng)板頭曲 《上下樓》
活動共分為三個樂章,分別為“博古懷雅:音樂考古舞臺化復原”、“天心梵樂:北京智化寺佛樂”以及“燕園新韻:丙申仲秋詩樂”,由河南博物院華夏古樂藝術團以及智化寺音樂隊演出,將復制的出土音樂文物用于演奏。一曲祭祀音樂《遠古的回響》拉開了由華夏古樂團表演的第一樂章的帷幕,這首古曲中演員演奏的是舞陽賈湖骨笛與史前陶樂器。《商頌·玄鳥》由殷墟出土的音樂文物銅鐃、陶塤、磬、鼓為樂器,再現(xiàn)了商代廟堂祭祀場景;《詩經(jīng)·小雅·鹿鳴》是一首迎賓樂曲,以出土的編鐘和編磬,用傳統(tǒng)的字調吟誦而出;中原傳統(tǒng)板頭曲是我國重要的民間樂種,在明代中葉之后流行,2006年加入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這一首《上下樓》中含有很多中原地區(qū)音韻。
智化寺佛樂 《三皈贊》 與《拿天鵝》
琴歌《晴空月兒明》
唐代樂舞傭俑 河南鞏義北窯灣出土
河南出土的唐代樂舞圖象為依據(jù)編配的唐代舞蹈《瑞鷓鴣》
第二章由北京智化寺佛樂為自500年前明代傳承而來,智化寺建于1444年,距今五百多年,是北京市存在最完整的明代古建筑群。智化寺祭樂,源自于宮廷,為京城的達官貴人佛教祭祀而用,是現(xiàn)在存在的古樂當中唯一按代傳承下來從未間斷過,至今已傳承到了第27代(演奏人),分別演奏了《三皈贊》和《拿天鵝》。
琵琶與排鼓合奏《商調水底魚》
根據(jù)敦煌藏經(jīng)洞《敦煌樂譜》譯譜編配的《傾杯樂》
唐詩吟唱《陽關長別》
第三樂章為河南博物院復原的古樂,通過復原古代音樂文物,研究音樂文化演奏方法,華夏古樂的音樂演出,是一種活體展示,是從2000年開始作為河南博物院陳列展覽的延續(xù),復原了許多的館藏音樂文物,對古曲及演奏形式進行復原,形成了具有學術特色的演出形式。今晚演出的許多節(jié)目和樂器都是音樂文物的復原,許多節(jié)目也是根據(jù)古代曲譜創(chuàng)編的,不僅能欣賞文物,也能看到這些文物的具體應用,演出形式,來豐富展覽形式,傳遞了音樂文化,是塑造東方人文的重要方面。唐代樂·舞系列選取了根據(jù)敦煌藏經(jīng)洞《敦煌樂譜》譯譜編配的《傾杯樂》和以河南出土的唐代樂舞圖象為依據(jù)編配的唐代舞蹈《瑞鷓鴣》,以仿唐十三弦箏、仿唐琵琶、仿唐箜篌等唐代樂器的性能復原為基礎,以唐代坐部伎樂傭為演出形式再現(xiàn)大唐樂舞之風;此外還有琴歌《晴空月兒明》、琵琶與排鼓合奏《商調水底魚》,以唐詩吟唱《陽關長別》為終曲。
錞于(左) 戰(zhàn)國 特镈(右) 春秋 河南新鄭李家樓鄭公大墓出土
畫像磚拓印 漢代
漢陶俑
童玩小塤 宋代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所長項陽在接受藝術中國專訪時介紹了中國的八種古樂器“八音”,按制作材料分別為“金、石、土、革、絲、木、匏(páo)、竹”。他說要感謝考古學家,讓這些古樂器得以重見天日。并且他提到,夏商時代的樂器分為儀式性和非儀式性兩類,在商、周代出土的宮廷樂器大部分為儀式樂器,在五禮的儀式中用的就是“金石以動之,絲竹以行之”的以編鐘編磬領銜的樂隊,音律是稍縱即逝的沒有錄音、錄像、樂譜等,只能靠人一代代活態(tài)傳承,所以儀式用樂可以傳承,“禮樂相須以為用,禮非樂不行,樂非禮不舉”。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杭侃教授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杭侃教授在活動開始前介紹了考古文博學院的形成和發(fā)展歷史,并表示希望能夠擴建賽克勒博物館。在談到這次活動對于北京大學的學子來說有什么意義時,他提到:“一個校園不能沒有詩歌和音樂,對于北大尤是如此。安排這一演出一方面是為了活躍和豐富學生的校園活動,另一方面是想要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以及文化修養(yǎng)。”
北京大學副校長李巖松談到北大一直重視美育,重視藝術教育。國家文物局關強副局長認為:“高校博物館作為博物館體系和現(xiàn)代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探索和實踐新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開展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的重要機構,可以說高水平的高校博物館是一所大學深厚學術和文化積淀的重要標志,在教書育人、傳承文化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博物館是最早成立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考古類專題博物館,在教育部和學校領導的重視和支持下,舉辦了多個在社會上產(chǎn)生了良好聲譽的展覽。”而本次在賽克勒考古博物館舉辦的兩個展覽和中秋活動正是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帶入了北大校園,豐富了學子們的藝術教育活動。也正如徐天進教授所言:“對北大學子自身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從北京大學校園文化建設來說,博物館教育對于大學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通過博物館特殊的平臺,把不同時間、地域、藝術門類的內容展現(xiàn),讓大學生在課堂以外得到更多的學習機會。從而能夠有機會近距離的感受與學習幾千年中國的藝術傳統(tǒng)。”
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建筑商的飛檐斗拱
展覽現(xiàn)場
志愿者在講解文物
觀眾觀看作品
展覽現(xiàn)場
展覽現(xiàn)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