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冠中很真卻不善交際
參加中國畫研究院成立大會時,劉國松帶了兩幅畫參展,引發(fā)關(guān)注。
1983年春節(jié),劉國松在中國美術(shù)館舉辦了在大陸的首次個人畫展,“第一次是偷偷摸摸的來,第二次就大大方方的了,反正臺灣方面已經(jīng)知道了。”
之所以把時間訂在春節(jié)時間,一是放寒假有空,二是在香港不能放鞭炮,“我很懷念放炮的聲音”。那年春節(jié),劉國松和太太在艾青家度過。
吳冠中觀展后寫了一篇文章,題為《追求天趣的畫家劉國松》。文中提到,劉國松的畫帶來新穎,我們過多依據(jù)傳統(tǒng)的老食譜,希望換點口味;他的畫帶來新奇,定也有人認為看不懂,不習慣。
展覽很轟動,此后三年,又陸續(xù)在南京、哈爾濱等18個城市巡展。只要能請到假,劉國松都會親自到場,并開講座介紹中國畫革新理念。
“當吳冠中提出‘筆墨等于零’,遭到圍攻時,我未聲援”,當時從香港中文大學退休的劉國松已回臺灣定居,“我看不到爭論的文章,就沒有貿(mào)然發(fā)表意見。”
“他很真,有點不善交際。”劉國松這樣評價吳冠中。
推動兩岸交流幾十年如一日
在美國時,兩岸學者在劉國松的家相聚;在香港時,他成了兩岸家書的“中轉(zhuǎn)站”,不厭其煩地傳遞信息;回到臺灣后,他仍身體力行,積極推動兩岸文化交流。
身在臺灣、心系兩岸。四川汶川地震后,劉國松馬上捐出“九寨溝組畫”在臺灣義賣救災。2011年,劉國松獲中華藝文終身成就獎,“獎金有100萬元人民幣,我打算在上海設(shè)立基金,支持致力于中國畫創(chuàng)新的年輕藝術(shù)家。”
80歲的劉國松精神矍爍,正參加7月1日至10日間舉辦的“情系齊魯——兩岸文化聯(lián)誼行”活動,與逾百位兩岸文化界人士同游山東。“我祖籍山東青州,1983年時就曾回來,后來來過很多次,這里變化很大。”
劉國松參加了“撿回珍珠計劃”,資助山東濟寧泗水縣第一中學50位貧困孩子,為他們提供高中三年的伙食費。今年3月,他還和太太一起去濟寧看孩子們,“我也苦過,看到孩子們很健康、青春洋溢,我也很高興”。(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