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的人物形象中,古代文人最鐘情漁父。漁父形象從中國文人的縱深地帶穿過,帶著文人特有的追慕,在仕與隱之間展現(xiàn)著他們的內(nèi)心掙扎。杜牧《贈漁父》詩曰:“自說孤舟寒水畔,不曾逢著獨醒人”。詩眼在“不曾逢著獨醒人”,其表層意思是說世道渾濁,到處皆是隨波逐流之輩,“獨醒”不易逢知己,抒發(fā)對特立獨行的超越境界向往,對心靈的一種無奈的選擇安慰。 明弘治張路《漁父圖》,原藏于日本東京護國寺(見著錄《海外珍藏中國名畫》肆,P10,天津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1998年12月),是張路諸多傳承有續(xù)畫作中的一幅精品。該畫縱38公分,橫19公分,約合0.7平方市尺。款:平山,印白文:天馳印,水墨絹本立軸。畫中巨石絕壁突出溪岸,一葉木舟漁父望水波魚蹤,屏氣提網(wǎng)欲撒,舟中一童子撐桿劃水而行,溪流彎環(huán),頑石雜草叢生,水面平靜如練。畫的中心部位,山崖野草藤葉垂蔭,遠景天空聳峙如洗。觀全圖,幅面雖不大,視野卻異常開闊,氣勢宏偉,情景逼真。現(xiàn)代人有詩云:“峭壁入天庭,波紋靜似鏡,崖樹垂倒映,漁者喚童行。畫懸齋拱壁,無攔遮提醒,燃燭暮時分,恐誤入隨行!” 張路(1464-1538年),字天馳,號平山,祥符(今河南省開封市)人。主要活動于15世紀末16世紀初,擅長山水人物,延續(xù)了南宋院體的剛健風(fēng)氣,摒棄了規(guī)整嚴謹?shù)南拗疲颖挤藕肋~,筆墨具有刀劈斧斫之氣質(zhì)。總結(jié)其風(fēng)格特點是,“紙上饒有鏗鏘意,筆端頗含斧斫聲”,向來被認為是戴進、吳偉之后成就最高的浙派大家。他與蔣嵩、汪肇的名氣,在當時可說顯赫一時,尤其在北方,達官貴人都求其畫作。(全文見《文物鑒定與鑒賞》雜志第3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