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論說出土古玉者,大多都會談及“沁色”的話題。古語云“無沁不成玉”,沁色作為出土古玉不可或缺的特征之一,其重要性可見一斑。雖然“沁色”一詞 為大家耳熟能詳,但深究起來,確是一個頗值得玩味的話題。今不揣淺陋,將自己對于出土古玉之“沁”進的粗淺認識略述一二,不當之處,還望方家正之。 染帶水銀沁的西漢玉鳥 一、關于“沁”的種類 沁色之名,自古有之。論說者一般都專指玉器,如清代蔡可權所著《辨玉小識》中即言到:“淤染之于古玉有專名焉曰‘沁’” 。然從眾多出土實物來看,不僅玉器,還有石器、瓷器、(釉)陶器等表面的沁色也十分常見。沁淺者,存于釉面;沁深者,深入胎質。 成都金沙遺址出土染帶彩沁的商末周初玉環(huán) 之所以會形成沁色,是因為器物在埋藏過程中,長期與水、土壤以及其他物質相接觸,加之地下濕氣和壓力等作用,使得玉石的晶體結構或釉面的玻璃質變得疏松,從而被水或礦物質侵蝕,造成器物部分或整體的顏色發(fā)生變化。 由于埋藏環(huán)境的復雜,受沁的不僅僅有顏色,味道和質地也會受沁,從而產(chǎn)生所謂的香沁與質沁。(全文見《文物鑒定與鑒賞》第2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