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品要有實際用途
要真正了解芬蘭人的設計精神,首先一定要了解“sisu”這個芬蘭詞匯。它很難用其他語言來翻譯,代表著芬蘭人克服困難的堅持和決心。芬蘭近四分之一的土地位于北極圈以內(nèi),和冰島一起成為世界上最靠近北極的國家,冬天的最低氣溫達到-40℃至-50℃,泥沼占土地的比例全世界第一。9000多年前,芬蘭人首先遷徙到這片臨近北冰洋的苦寒之地,依托覆蓋全國70%面積的森林、大大小小18萬多個湖泊提供的自然資源,慢慢發(fā)展出一套融合大自然與生活的理念。
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只有一條地鐵,只需十幾分鐘就可以來到赫爾辛基最繁華的老城區(qū)。赫爾辛基只有約56萬人口,算上衛(wèi)星城萬塔、埃斯波,也只有大約100萬人口。全市沒有一座摩天大樓,大教堂的圓頂幾乎可以從全市的任一個地方看到。有軌電車“隆隆”地從街道上駛過,大多數(shù)街道只有幾米寬,站在路中央,仿佛一伸手就能摸到兩邊古老的石頭建筑,大部分路燈干脆沒有燈柱,就晃悠悠地吊在兩墻之間的鋼索上。
赫爾辛基三條主要的購物街曼納林大街、亞歷山大大街、濱海大道環(huán)繞著火車站,彼此相連。然而,就在這么小的地方,卻有著一片橫跨三個區(qū)域的設計街區(qū)。
芬蘭設計論壇坐落在設計街區(qū)的中心,它類似于中國的行業(yè)協(xié)會,經(jīng)常組織一些設計師和公司參加各式設計展覽。與周邊古老的磚石建筑不同,設計論壇是一座精美的現(xiàn)代化玻璃幕墻小樓,只不過鋼材和玻璃似乎也沾染了藝術氣氛,不是那么冷硬,有著各種形狀。
設計論壇的一樓是設計展區(qū),一盞燈吸引了一群參觀者。它好像中國傳統(tǒng)的燈籠,有10多根骨架,卻沒有糊在骨架上的紙。仔細一看,10多根骨架正是發(fā)光的燈管。更奇妙的是,剛剛還是燈籠形的燈緩緩變長變瘦,直到10多根骨架幾乎拉成了直線,又緩緩彎曲,再次成為圓圓的燈籠形。設計論壇的公關部經(jīng)理Aila女士說,這是一位年輕設計師的作品,把它掛在家中,不僅能照明,還能增添家中的活力。
Artek旗艦店距設計論壇只有幾分鐘的路程,主要出售家具和一些日常用品。穿著牛仔褲、黑襯衫的年輕店員漢克說,這些商品主要是由阿爾瓦·阿爾托夫婦設計的,其代表之作是“可彎曲木材”技術,將芬蘭遍地都有的樺樹巧妙地制作成流暢曲線,象征著芬蘭湖泊的不規(guī)則形狀。這種曲線設計還成功地應用在玻璃上,Artek的曲線玻璃器皿曾參加1937年的巴黎世博會,引起轟動。如今,在成千上萬的家庭里,人們坐在樺木制作的曲線扶手椅上,從桌子上的曲線形木制或玻璃器皿里取出杏仁、巧克力品嘗。
就這樣,芬蘭的設計師們致力于使藝術品成為觸手可及的日常生活用品,遵循著芬蘭設計的理念——“一件產(chǎn)品不僅是好看的,還應該是好用的”,從不去管那些只能在展臺上擺放的“藝術”,也不去管那些過了明天就沒有的流行。
這種實用設計的思路同樣出現(xiàn)在上海世博會芬蘭館——游客走進芬蘭館入口,沿著樓梯環(huán)繞一圈,正好到達出口,既能滿足更多游客的參觀需求,又不需要走回頭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