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的曼托瓦尼輕音樂團已經(jīng)不可能再是上個世紀70年代樂團走紅時的原班人馬,但是4月28、29日登陸保利劇院舞臺的曼托瓦尼輕音樂團卻邀請了特別的人物加盟,那就是與樂團共同經(jīng)歷上個世紀60年代鼎盛時期的樂手。朱麗葉·道格爾就是這樣一個耄耋老人,這是他第三次隨樂團來到北京。記者日前越洋采訪這位一直跟隨曼托瓦尼樂團的音樂家,他說:“曼托瓦尼先生強調樂曲旋律的流動感以及高度親和力,正是這個原因,不少年輕樂迷正是聽了曼托瓦尼的輕音樂之后,才步入古典的藝術殿堂的。”
道格爾老人說:“曼托瓦尼的成功,主要在于他充分了解小提琴的表現(xiàn)方式,并能恰如其分地操縱管弦樂隊。曼托瓦尼樂隊有著自己鮮明的特色:由于自己是小提琴家出身,因此十分了解弦樂器優(yōu)美、富歌唱性的特性,因此在管弦配器上他十分強調弦樂群的比重。光小提琴就有28支,木管、銅管、敲擊樂器都只是點綴運用,所以演奏時弦樂部分極為厚重。曼托瓦尼樂團的技巧嫻熟程度也登峰造極,有口皆碑。那時他們通常下飛機僅僅兩小時,調音20分鐘就立馬演奏。沒有深厚的配合功底,普通的弦樂樂隊是絕對做不到的,這一傳統(tǒng)也持續(xù)至今。”
“弦瀑”是曼托瓦尼最為樂迷津津樂道的標志性音效,道格爾老人告訴記者:“在組建管弦樂團之后,曼托瓦尼希望創(chuàng)造一個特征鮮明的聲音作為新樂團的標志。他把小提琴分作三組,自高至低漸次增加音量,營造出一種瀑布般由高處向低處傾瀉的音響效果,一出現(xiàn)便轟動當時的樂壇。曼托瓦尼立刻將這個聲音確定為自己樂團的標志性旋律,使其成為樂團的金字招牌。”
作為全球首位立體聲LP銷量突破100萬的音樂家,曼托瓦尼在其70余年的音樂歷程中并非一帆風順。老人回憶說:“在上個世紀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這段時間,公眾的音樂品味發(fā)生了變化,音樂界的標準也隨之改變。曼托瓦尼被要求改變自己的風格,以迎合新一代喜歡搖滾樂的聽眾的審美觀點。曼托瓦尼對此予以堅決拒絕,因為這無疑是讓他放棄一直喜歡他表演風格的忠誠聽眾。公司的許多高層對此感到不安,但事實證明,曼托瓦尼堅持自己嚴格的標準,使公司擺脫了困境。后來,在沒有新歌的情況下,曼托瓦尼對自己未及演奏或改編的曲目進行了整理。沒有人預料到市場反應會如此強烈:唱片銷量創(chuàng)下了破紀錄的300萬張的新高。”老人說,“現(xiàn)在的曼托瓦尼樂團力求重視它的傳統(tǒng)風格,希望能給中國觀眾展現(xiàn)美妙的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