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涵
王一涵,娛樂圈的熟人多,每次舉辦CIGE 朋友來捧場,在圍脖上發(fā)現(xiàn)她基本上都在天上飛著,去哈佛上課,到湖南衛(wèi)視的《天天向上》救場,忙的不亦樂乎!連對藝術圈不了解的人,見了面都問我,有個做藝術的美女CEO,你知道不?定位國際化的CIGE,面對香港藝博的銳氣,壓力得不小。前一陣子,坊間傳言說CIGE 不辦了,也有人說楊瀾入股了CIGE,面對記者,王一涵一一進行了回應。
楊瀾沒有入股CIGE
記者:有人說今年楊瀾入股了CIGE,也有人說明年你不會再辦CIGE 了,可以回應一下嗎?
王一涵:CIGE 有支持者、擁護者,不代表他們就是股東。關于明年博覽會的廣告宣傳現(xiàn)在也已經(jīng)開始了。所以我也不知道傳言從哪里來的,可能是有人猜測的。或許有人希望是這樣。
記者:今年的CIGE 最受客戶好評的是哪里?
王一涵:衡量一個博覽會的講最根本的標準還是成交,我們今年的博覽會第一、成交不錯。第二來了一些有購買實力的嘉賓,尤其是第一天預展的時候。
記者:CIGE 最獨特的優(yōu)勢在哪里呢?
王一涵:我覺得CIGE 有幾方面的優(yōu)勢,首先CIGE 在中國,算是第一個專業(yè)的畫廊博覽會,有比較好的基礎。立足于北京、國內(nèi)做一個盡可能有國際視野的博覽會。其次我們也很注意推動年輕藝術家的露面,包括他們的發(fā)展。當然后來的博覽會也做類似的項目,但我覺得我們可能更有基礎。并且CIGE 的股東關系比較簡單,所以能夠比較靈活的根據(jù)藝術市場以及藝術本身的發(fā)展,做出很多的調(diào)整。
記者:香港藝博會被巴塞爾收購了,以后藝博會的格局會變化嗎? CIGE 有沒有壓力?
王一涵:對CIGE 來講,壓力不是今年才有,事實上在香港博覽會舉辦之后,就對國內(nèi)的博覽會造成很大壓力,沒有香港博覽會的時候,國外的畫廊還是愿意來大陸做華人市場。有了香港博覽會之后,他們就會留在香港,因為稅收、語言、金融系統(tǒng)的優(yōu)勢。香港博覽會是08 年辦的,至于說巴塞買不買它,其實沒什么很大的區(qū)別,但不能因為有了香港博覽會,中國大陸不能有自己的本土博覽會,這也是不可能的。可能條件、水平不能像原來期待的那么高,但它仍然有存在的理由以及土壤。當?shù)氐乃囆g博覽會,反映一個地區(qū)藝術以及藝術市場現(xiàn)狀,整個行業(yè)的情況,會顯示在博覽會里。坦白來講,香港博覽會給內(nèi)地博覽會造成壓力最大的是上海的博覽會。因為上海和香港這兩個城市太像了,本身他們都是屬于畫廊不是很多,屬于金融城市,不是文化中心,藝術的資源也沒那么多,所以這兩個城市特別像,他們是有競爭的。
香港藝博,會影響CIGE 國際化標準
記者: CIGE 一直走國際路線,不知道您下一步有什么策略?
王一涵:我覺得做任何事情應該從實際出發(fā),盡可能調(diào)動資源,做成一個最理想的狀態(tài),坦白來講香港博覽會的舉辦給CIGE 國際化的標準帶來很大的影響,在實現(xiàn)上帶來很大的困難,每個人都要承認這一點,不是靠我們一己之力能夠改變的。但是這也不意味香港攔截了國際畫廊,北京的博覽會就不需要國際的畫廊。到香港去參加博覽會的人,是在藝術收藏這個領域浸染多年的人。但是事實上還是有很多有購買能力、對這個有興趣,但是沒有達到專門去香港參加博覽會的程度。
記者:藝博會,對畫廊都提供了很多不錯的服務,會給媒體提供一些優(yōu)待嗎?
王一涵:博覽會上最重要的是買家和賣家,就是畫廊和藏家,這是最重要的。媒體其實跟我們一樣的,都是一個平臺,起一個推薦的作用。我們每次都把前面的廳給媒體,從來就沒有變過。但是我們比如說媒體采訪需要我們會開辟一個專門的采訪室,所有的媒體都可以用這個采訪室,相對來講就安靜一點,這個我們有做過的。
個人觀點:不能因為有了香港博覽會,中國大陸不能有自己的本土博覽會,這也是不可能的。可能條件、水平不能像原來期待的那么高,但它仍然有存在的理由以及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