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落于民間收藏家手中的這件金代耀州窯青瓷刻蓮紋梅瓶,造型飽滿敦實,是人們俗稱的宋金時期“梅瓶”的標準樣式。瓶高31厘米,瓶身七組雙弦紋將其分隔成多組裝飾主題,口部與足部分別刻有俯、仰蓮瓣,肩部為纏枝卷葉紋,腹部的圖案為熱烈繁密的刻花纏枝蓮花紋,以盛開的5朵蓮花配合卷枝為主題紋樣,布局灑脫,刀法暢快,一氣呵成,顯得犀利而灑脫。
“梅瓶”這一雅稱宋詞中其實已有,但人們一般認為清末《陶雅》書中才用來指小口細脛的貯酒瓷器。其古代用途為貯酒、水具,明清時期也用作插花具。得名亦有幾種說法,民國初年許之衡《飲流齋說瓷》解釋為:“梅瓶,口小而項短,肩極寬博,至脛稍狹折,于足則微豐。口徑之小僅與梅之瘦骨相稱,故名梅瓶也。”
目前所見最早的瓷梅瓶實物見于唐代,遼宋到金、元、明時期是梅瓶燒造的全盛期,遼宋金時期的壁畫和磚雕上有大量表現(xiàn)梅瓶使用場景的圖像,都說明梅瓶最初的用途是一種儲酒、水用具,少量也用于陪葬。河北宣化遼墓有多幅壁畫顯示當時以三只高脛瓶插放于低矮木幾上,木幾上開有三個圓口,瓶脛剛好卡放在木幾上,說明在北宋時期,造型修長、小底的瓷梅瓶由于重心較高,使用中應該是放在開孔木架上。宋代北方梅瓶較多保留了契丹雞腿瓶的痕跡,形體修長而秀麗,瓶口為蘑菇形或梯形,便于使用繩索捆扎。金代和南宋時,還出現(xiàn)一種口部稍大的新樣式梅瓶。這種大口梅瓶北宋晚期到金代初期耀州窯曾有燒造,口部與底部尺寸均增大,放置時應不必依賴于支架,也便于使用提子一次打出一斤、半斤的酒來。從河南白沙宋墓和山西平陽金代磚雕都表現(xiàn)有矮脛梅瓶看,自高脛梅瓶改造而來的矮脛梅瓶北宋后期開始出現(xiàn),金代尤其流行。
該件耀瓷刻花梅瓶即為北宋末至金代中期之間的產品,處于梅瓶向矮脛造型的轉變階段。 其造型秀美,線條流暢,體現(xiàn)了被今人譽為“宋代刻花青瓷之冠”的精湛刻花技巧,是一件極具代表性的精品之作。2007年1月,首屆陜西民間十大寶物評選結果公布,這件金代青釉刻花梅瓶獲得陜西民間十大寶物之一的殊榮,在此后西安舉辦的幾次民間收藏展中都是亮點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