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2008年 印象派藝術(shù)家作品拍賣價格走勢圖(圖片來自Artprice)
經(jīng)濟危機致使今秋藝術(shù)品價格不斷被修正。最為明顯的征兆就是拍賣成交價格的下跌:流標率在1年之內(nèi)就增長了兩倍多,截止2008年10月份,已從25%升至54%。
藝術(shù)市場的調(diào)整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印象派油畫作品的交易向來被看作藝術(shù)的保險投資,也最能反映藝術(shù)市場基本走向。買入印象派作品的第一次熱潮是在1973年至1975年間:即在所謂“第一次石油危機”之后,印象派作品下跌了54%,而在此之前曾于1965至1971年價格上漲了117%。第二次購入熱潮更為瘋狂。1982年至1990年之間印象派作品價格上漲了602%,而接下來3年55%的下跌幅度則大大刺激了藝術(shù)投機行為。從2005年起至2008年印象派作品價格恢復(fù)了1989年至1990年間價格水平的兩倍。然而,接下來就連印象派代表,曾在2008年夏季拍賣打破了個人歷史最好成績的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也沒逃過秋季經(jīng)濟危機的影響。
莫奈的拍賣成交總額在排行榜中一般位列前十名之內(nèi)。2007年底統(tǒng)計時,當年的總成交額已達165,000,000美元。如此高的成交額與拍賣中成交的珍藏品分不開:《云霧中的滑鐵盧橋》(Waterloo Bridge, Temps Couvert)(1904)在佳士得拍賣中以16,000,000英鎊(超過31,600,000美元)成交,作品《睡蓮》(Nymphéas),在蘇富比拍賣中以16,500,000英鎊(近32,700,000美元)。2008年對于莫奈來說又是一個特別的年份,油畫拍賣個人成交總額達175,000,000美元。
莫奈作品《睡蓮》 (Le bassin aux nymphéas)(1919)
場持續(xù)健康上揚至2008年9月份,這段時間佳士得和蘇富比相互也在以提供保證金的方式不斷進行市場競爭,由此將重要作品吸引到自己的拍賣公司,其中就包括曾在2008年6月現(xiàn)身拍賣會的莫奈作品《睡蓮》 (Le bassin aux nymphéas)(1919)。該作品以高于最低估價兩倍的36,500,000英鎊(近72,000,000美元)成交。五個月之后,在佳士得或蘇富比的拍賣會上成交的莫奈的作品沒有一件達到拍前的最低估價。市場危機的確讓人感覺到寒意,蘇富比征集了莫奈一件被認為是印象派的標志性作品:《La cathédrale dans le brouillard》,是著名的里昂大教堂(Rouen Cathedral)十八景系列之一,預(yù)估價格僅僅是1600萬至2200萬美元之間。相類似作品《日光下的魯昂主教堂》(Cathédrale de Rouen),最近拍賣價格為1093萬美元,但這個成績產(chǎn)生于1995年倫敦佳士得。
然而,隨著經(jīng)濟危機的到來,也使得藝術(shù)品投機行為逐漸消失。收藏家現(xiàn)在更加謹慎和小心,以免購買的藝術(shù)品時支付更多的錢。莫奈昂大教堂(Rouen Cathedral)相關(guān)作品從1995年到2008年從未以雙倍于估價的價格成交。在2009年拍品的估價將會更加低廉,同時也會提供更多的理性的購買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