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馬賽克
谷歌馬賽克程序從技術上講是將兩個不同系統(tǒng)連接到一起而成的,它們分別是:谷歌搜索引擎和傳統(tǒng)馬賽克技術。
馬賽克通常是指有由小塊的石頭、玻璃或陶瓷組成的物體。從遠處觀看時,各個分離的色點在視網膜上組成圖像。馬賽克技術是對原始的鵝卵石鋪路方法的細致化。用不同大小和顏色的小石塊鋪成簡單的集合裝飾圖案。在卡斯蒂利亞-里昂的鄉(xiāng)村很長時間以來此技術一直被應用到庭院或玄關的建造中,也就是所謂的鋪鵝卵石技術。從詞源學上講,馬賽克這個詞來源于拉丁詞musivus,這個詞來源于希臘詞museios,意為與繆斯有關。羅馬人使用一種特殊方形石塊叫做tessellae,由此馬賽克也被稱作opus tessellatum。
最初的馬賽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蘇美利亞的烏魯克古城。不僅在美索布達米亞平原和小亞細亞,還包括歐洲和美洲,所有古代的城鎮(zhèn)都發(fā)展出了卓越的馬賽克藝術,然而將它帶到頂峰的還是希臘和羅馬文明,那時人們開始用盡可能下的塊狀物創(chuàng)造出顏色和圖案都非常精確的圖形。伊斯蘭世界也是功不可沒,拜占庭時期曾遺留下令人嘆為觀止的馬賽克作品,然而文藝復興時期應用于建筑業(yè)的水彩和其他墻上繪畫技術開始搶占馬賽克的風頭,此項技術由此衰落。
然而,馬賽克的概念已經跳出裝飾藝術的范疇進入各個領域。比如在生物學方面馬賽克這個名詞是指一個由基因不同的各種組織構成的有機體。事實上,馬賽克鑲嵌結構就存在于目前的大多數圖像的最內部的組成中:通常的攝影圖片其實就是由銀質鹵化物分子組成的不規(guī)則馬賽克圖像,印刷圖像是由影像結構色條的點狀馬賽克組成的,而數碼影像則是由像素的光網組成。
照片馬賽克的概念出現在70年代,尤其是寶麗來SX-70系統(tǒng)的創(chuàng)意投入市場之后。概念藝術家們開始創(chuàng)作拼貼作品,在不同的鏡頭中一幅全景圖像被拆分成許多小部分,然后又通過在畫作或視圖上激活 動作感知效果來進行重構。比如,奧地利人布蘭科·雷恩納特先用裝有36張標準膠片的35mm相機拍攝一張臉,每次拍攝都捕捉這張臉的一個部分,以便在將底片切割成6 條之后并進行沖洗之后,這張臉得以像拼圖一樣被重新被構建起來,同時由于時間不同和模特的輕微移動而造成的不協(xié)調也被明顯化了。與卡塞爾攝影論壇聯系頗多的日本人 Kakuo Katase轉圈從各種側面的高度拍攝一個物體,就好像在對目標進行某種三維的掃描,由此獲得的圖像通過馬塞克結構呈現出來以實現對體積的平面化,就好像間物體進行了表皮剝離并攤開的處理。通過快速成像技術許多藝術家對風景、靜物、日常場景進行了的重構。 比利時人Jaeger對精細的花草靜物SX-70照片進行復雜的剪輯。美國人喬伊斯·內瑪納斯和大衛(wèi)·霍克推廣了以往用于私人相冊(多人合影、家具內景、度假場景等)的個人紀錄作品,作為辯證思考展示藝術規(guī)則的理由,并且在圖像中加入各種視角,有些類似立體主義和未來主義的藝術家們在20世紀初曾經做過的那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