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冬冬詩畫集》要出版了,讓我先睹為快真是一件高興的事情。
冬冬同志是一個有鮮明特點和具有藝術才能的畫家。他的山水、人物及花卉既富有筆勢飛動的狂放性格,又極注意物像形體和整個畫面的塑造。他講究"心造境",也注重"師造化"。他說:"一個藝術家不能用自己的方法來表達自己想表達的東西,那是痛苦的。"他挖掘和探索大自然的美來體現(xiàn)自己的審美情趣,他畫的花卉蒼老渾樸,淡而淋漓;人物善用濕漓的潑墨來表現(xiàn)那廣闊的襟懷;山水則講究博大的心胸和那冷逸的意境。然而這些都是通過他自己的方法、手段創(chuàng)造表達出來的。
古今著名的畫家也給他提供了借鑒,他欣賞青藤、石濤的狂放性格及那淋漓的筆墨及石溪蒼茫渾厚的筆意,更崇拜八大山人的巧妙構圖及奇異的意境。他曾在故宮繪畫館徘徊了三年多,臨了數(shù)千幅的元、明、清古畫。近年來他上黃山下蘇杭,豐富了他的題材和思想,同時也使他的技法從古人筆墨中脫化出來。
徐冬冬同志說:"一個畫家要把自己溶化到大自然中去,人與物要共融之。不論畫什么,都要使它們具有思想,都要有一個畫家的心靈。"本集中所出示的《秋天里的河塘》、《不圖蔭涼》、《靜觀圖》、《拜石圖》等都是極好的例子。畫家的一幅《香遠益清圖軸》,畫面上只有一個敗荷葉和一只蓮蓬,而畫家卻用淋漓的筆墨和巧妙的構圖把它們經(jīng)營在一起,可謂一幅佳作。畫家對我說:"我沒有荷花那樣潔清,但也不甘心做那敗荷和那高傲的蓮蓬。"從這幅畫便能說明畫家在創(chuàng)作上的追求,物為人所用,人融之于萬物之中,用這樣含蓄的方法來表示,確實是再好不過的了。
由于勤奮的藝術實踐,使他自己有了獨到的見解,他主張"古為今用",但必須重視傳統(tǒng)。他曾寫到"一個畫家不知推陳出新是不行的,然必須知陳,才能出新。"他的第一本畫集《冬冬花卉冊》我見到了,這次又看到了他的詩畫集,從中看出他的功力,不論狂放的老籐、萱草及梅枝,還是細膩的枇杷和貢果,都能看出畫家博大的心胸和使人回味的意境。
畫家徐冬冬是一位博學的人,在畫事之余作詩寫字,但他的詩和字從不示人,這次本集收用了他的題畫詩三十首,他的詩和他的畫一樣,有獨特味道,不泥古,更有一種打破常規(guī),另辟蹊徑的精神,總之,我是很喜歡的,在此我就不過多的評論了。他告訴我,他馬上又要背起畫夾,去走南闖北了。相信他會給我們這些老朋友和那些更關心他的青年朋友們帶來更多更美的藝術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