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nóng)村少兒舞蹈美育”教師學員們在做匯報表演
濰坊市寒亭區(qū)實驗小學開展“民間藝術進課堂”活動
“親愛的老師,您辛苦了!一年來,您不計報酬,風雨無阻,為我們送來渴望已久的舞蹈和音樂……”日前,在福建建甌市藝術教育成果展示會上,山區(qū)的孩子們向劉明、陳靜等14位城區(qū)教師獻上了少先隊員最珍貴的禮物——紅領巾和鮮花。
先賢孔子曾把教育過程概括為“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李政道先生有句名言:“科學和藝術是一枚硬幣的兩面”;錢學森先生也曾表示,從夫人蔣英的音樂藝術中獲取了對人生的深刻理解,豐富了對世界的認識。可見,藝術教育對其他學科、對人的一生,有多大影響。
大中小學打造多元化藝術教育模式
北京大學教授彭吉象在世界美學大會上說:“構建一個完備的藝術教育體系,需要大、中、小學藝術教育相互結合,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相互結合,普通藝術教育和專業(yè)藝術教育相互結合,學校藝術教育與社會藝術教育相互結合。”
濰坊是風箏的故鄉(xiāng)。濰坊市寒亭區(qū)實驗小學充分利用當?shù)氐赜蛭幕瑒?chuàng)新性地開展“民間藝術進課堂”和“陽光課堂走進楊家埠”等藝術教育活動,把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楊家埠年畫及享譽海內外的濰坊風箏制作引進課堂,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對民間文化的認知和熱愛。在今年4月20日舉辦的第三屆海峽兩岸風箏文化交流活動中,寒亭區(qū)實驗小學師生和參加交流活動的臺灣師生共同舉辦了“愛在畫鄉(xiāng),情牽兩岸”主題活動,并為臺灣代表團展示了風箏扎制、年畫制作、泥捏、布藝、剪紙、廚藝、花藝、呼啦圈、踢毽子、跳皮筋、乒乓球等才藝,讓臺灣師生贊嘆不已,流連忘返。
都說“文如其人,字如其貌”。浙江省麗水市湖川初中的胡文君老師將學習書法與學生的人生觀、健全的人格和科學的世界觀塑造聯(lián)系在一起。他鼓勵學生平時注意“心摹手追”,硬筆和毛筆有機結合,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書品即人品,心正則筆正。“做人其實如寫字,須恰當安排好人生旅途的每一‘點’、每一‘線’,正引正身,才能使整個人方方正正,頂天立地,從而激起完善自我的情懷。”胡文君說。
雖然作為理工類院校,北京科技大學也在積極探索藝術教育普及的新途徑。在藝術實踐階段,倡導文藝節(jié)目原創(chuàng)性、群眾性、群體性。學生們自編自導,“今年材料08級08班團支部的話劇搬上了歡送畢業(yè)生的舞臺;經(jīng)管學院08級團支部開展了‘依托志愿服務進社區(qū),普及大學藝術教育’活動,他們都把藝術教育與志愿服務在實踐中相結合,將豐富的文藝活動帶到了社區(qū)。”學校負責人如是介紹。
可以看到,目前在我國,學校藝術教育仍是主要的教育形式,但藝術教育正在逐漸走向社會。沈陽音樂學院教授馬欣表示:“讓藝術走向大眾,要讓群眾看得懂、看得明白,而且看懂和看明白的人越多越好。藝術品畢竟不是生活日用品,有的藝術形式為群眾喜聞樂見,有的則要通過引導才為群眾所理解、接受。”據(jù)悉,沈陽音樂學院南校區(qū)于今年初啟動了“百萬市民藝術培訓工程”,市民可以免費享受“一對一”的藝術教育。
藝術教育“下鄉(xiāng)”搭起快樂互動平臺
在浙江省寧波市象山新港小學,一套由中國舞蹈家協(xié)會為農(nóng)村孩子量身定做的舞蹈教材已經(jīng)推廣,中國舞蹈家協(xié)會的金牌教師丁藝博在5天的時間里,讓來自象山各個農(nóng)村小學的50名老師掌握了這套教材的要領。一位接受培訓的老師說:“不需要專門的舞蹈場地,不需要專業(yè)舞蹈老師,不需要長期培訓,動作簡單易學,旋律也很好聽,孩子們可以邊唱邊跳,肯定很快就能學會。”
由中國舞協(xié)開展的“新農(nóng)村少兒舞蹈美育工程”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已經(jīng)為全國5000多名農(nóng)村中小學教師進行了免費培訓。接受培訓的教師們把在培訓班學到的少兒舞蹈節(jié)目帶回到最基層的小學、中學,在不需要地板、把桿、鏡子的農(nóng)村場院、露天球場,孩子們都可以隨著音樂起舞。能夠和城里的孩子一樣學習跳舞,是許多農(nóng)村孩子的心愿。宋亞娟,一位家在農(nóng)村的三年級小姑娘,睜著亮晶晶的大眼睛說,她非常喜歡跳“升國旗儀式舞”,這樣全校同學一起在操場面對國旗跳舞,以前在她的學校從未有過,她感到很激動、很快樂。
中國民間藝術家孫二林、白秀娥應邀來到山東省膠州市北關小學,為同學們現(xiàn)場表演和傳授剪紙技藝。經(jīng)過一天的學習,孩子們個個“技藝超群”,紛紛剪出了“虎”的樣子來,興高采烈地向藝術家展示他們的作品,整個學校回蕩著幸福歡樂的笑聲。書法家于恩東、楊明臣、張仲亭也現(xiàn)場揮毫潑墨,演示運筆、謀篇等高超的書法技藝,給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書法課,不僅起到了示范效果,同時也對孩子們的藝術天賦大有啟迪。
福建省建甌市正積極推廣“藝教下鄉(xiāng)”。當?shù)亟逃忠詵|峰中心小學為試點,開展了“城鄉(xiāng)藝術教育牽手系列活動”。14名城區(qū)的美術、音樂、舞蹈教師自發(fā)報名參加,每周輪流到東峰中心小學開展藝術教學。同時,東峰中心小學6位教師被選送到城區(qū)學校跟班學習,邊學邊教。四年級學生陳婉蘭表示,她從小就喜歡畫畫,但一直沒有老師指導,沒長進。“現(xiàn)在有城里的老師來教,進步可快了,我將來讀大學還準備報考繪畫專業(yè)呢!”陳婉蘭說。
海歸藝術家助推藝術教育前行之路
隨著國內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并重視藝術教育,有一批學藝術的海歸在回國后,也開始致力于國內藝術教育,將自己學到的藝術知識和理念,傳遞給正在通往藝術殿堂路上的年輕人。
獲得過英國皇家舞蹈教師協(xié)會頒發(fā)的“年度人物獎”的李天翔在回國后選擇民辦教育作為自己藝術之路的延續(xù),創(chuàng)辦了北京市國際舞蹈藝術學校。“小時候,我練舞的條件很差。當時練習的房間不大,而且四面都透風。那時我就想,要是有一個大練功房該有多好。”李天翔回憶道。現(xiàn)在他的學校是按他的愿望建起來的——寬敞的練功房、明亮的教室、綠樹成蔭的校園。李天翔每年都會邀請來自英國、美國、奧地利等國的優(yōu)秀舞蹈老師為學生進行指導。這些老師擁有豐富的比賽和教學經(jīng)驗,對學生的幫助很大。在這10年來,他培養(yǎng)學生近十萬,其中很多人已成為國內體育舞蹈領域的教學和表演骨干。
同樣是致力于藝術教育,民樂演奏家馬曉暉先后在國內外幾十所知名高校講學授課,并擔任西南交通大學人文學院的客座教授。“我授課的內容通常從手中的二胡出發(fā),向我們的學生和外國學生推廣中國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最后上升到人文和哲學。”馬曉暉說。來聽她授課的學生,除了學習西洋樂器的,還有很多建筑、社會學以及哲學、心理學等學科的學生。她說,“我認為音樂教育對人的成長十分重要,因為在學習的過程中,人的大腦中樞神經(jīng)和身體機能都會得到激發(fā)。音樂教育能帶給人一顆細膩而敏感的心。”
海歸獨立藝術家徐冰在2008年由教育部任命,被聘任為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徐冰表示非常看好未來中國藝術的發(fā)展,“中國思維和文化里蘊含了很多極有價值的元素”。近年來,他在世界各地高校和藝術機構作了上百場講演,平均每年二三十場展覽。這些對國內的藝術教育來說,是極為寶貴的探索和經(jīng)驗。
“藝術教育的重要性談再多也不為過。”彭吉象如是說。他舉例,哈佛大學“零點計劃”研究發(fā)現(xiàn),加強文化藝術教育是實施全面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哥倫比亞大學有10門要求全校學生必選的“core
class”(核心課程),其中3門與藝術有關。“這都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啟迪。我們的藝術教育不光是要學生會唱歌、會跳舞,而是真正將之納入藝術教育,讓他們在藝術中尋找到精神家園。”彭吉象說。
孔子曾到衛(wèi)國,看到熙熙攘攘的人流,弟子冉有問,這個地方人口眾多,該如何治理呢?孔子回答“富之”;冉有又問:富裕起來以后又如何呢?孔子回答“教之”。所謂富而思進,富而崇文。藝術教育在當今中國已經(jīng)受到廣泛重視,但在重視的背后也應看到,廣泛不意味著撒網(wǎng),藝術教育普及,藝術人才尚不可批量生產(chǎn)。藝術作為人類精神盛開的花朵,包羅天地,暉麗萬有,給了我們無窮啟迪。馬欣堅信:“世界級藝術家必在有著深厚藝術修養(yǎng)的國民土壤中誕生。”我們有多遼闊的土地,“種文化”就有多大的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