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教育方針明確要求,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然而,與德、智、體相比,美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的分量最輕,地位最弱,幾乎處于可有可無的狀況。
調查表明,目前我國的美育缺失現象嚴重,在城市里,美育幾乎成了升學考試的敲門磚;而在農村,美育更是少得可憐,有的農村學生甚至連《國歌》都不會唱。
國際音樂教育大會剛剛結束,世界美學大會正在北京舉行。本期周刊擬以國際音樂教育大會和世界美學大會為由頭,圍繞我國基礎教育中的美育現狀,對美育缺失問題進行分析解剖,以期引起關注和討論。同時介紹國外藝術教育的開展情況,以供借鑒。
這是藝術考生在濟南一家專業(yè)模特培訓公司進行形體培訓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范長國攝
美育和藝術教育披上功利的外衣?
以下場景的對比,耐人尋味。
一邊是一派熱火朝天的藝術教育景象。數據顯示,超過八成的城市中小學生接觸過校外藝術培訓。鋼琴、繪畫和舞蹈成為接受專項藝術類教育的首選項目;一邊是令人尷尬的美學基本常識的缺失。“唐伯虎是哪個朝代的?”“文房四寶是什么?”某高校人文學院藝術類選修課《中國畫的臨摹與欣賞》課堂上,大學生們連這樣的問題都回答不上來。
|